大学教师谈90后“难对付”:试着去懂但不宠
5月9日消息,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本打算在微信公众号上介绍一下各个专业的负责人,因为不想千篇一律、索然无味,所以希望由学生们“操刀”,通过生动活泼的采访写出富有个性和人情味的文章。于是,我就收到了学生为我“量身打造”的采访提纲,问什么的都有。比如,有人问“许多家长认为高中不能谈恋爱,但仅仅经过一个暑假,到了大学就可以谈恋爱,对于这种态度您怎么看”,还有人问“开心消消乐您打到多少级”“您最近单曲循环最多的是哪一首歌”……
这就是传说中的90后,不赞不黑地说,反正我在同样的年纪是不会问老师这些问题的。倒不是不敢,而是“师生有别”的意识挥之不去。所以,我们当学生的时候,老师们大概没有今天这么“累”。个中差别一言以蔽之就是,当年的老师只有把课上好就能获得学生的信任,而今天的老师只有获得学生的信任才能把课上好。这就提出了更多的课外要求。它不仅仅是指知识上的更新和补充,而且包括与学生的接触以及对学生的了解与理解。
90后不好“对付”,大概成了老师们的一个共识。其中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过去奏效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在今天常常遭遇失效。一些老师不明白为什么,于是把问题归结为“学生变了”;一些学生也不明白为什么,于是把问题归结为“老师没变”。然而,这两种认识都有问题。教育在任何时候都应当是“变”与“不变”的集合体,有效的教育应当不断地追问与自问——究竟“什么该变”“什么不该变”“为什么要变”以及“应该怎么变”。
诚然,每个世代的人是不一样的。在与知识的关系问题上,90后与80后以及更为年长的人们之间,更是有差异的。这个差异与电子媒介及互联网的普及有很大关系。它们将千百年来人们主要经由纸质文字获取知识的方式改变了,其深远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媒介介质本身的变化,而表现为对媒介承载的知识内容、组织知识的方式以及对认知系统的影响上。
一方面,知识的互联网化在量的集成上颇具优势,这使得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90后在知识获取上从一开始就对其形成了依赖。这给课堂教学提出了挑战。当海量的知识如此易得,课堂学习的意义何在呢?其实,学生和老师都需要明白的是,教师的价值从来就不在于工具性的存在,即仅仅作为知识的传输管道,而在于他们对知识的剖析、意义的阐释、有针对性的讨论以及思维启迪。换句话说,如果课堂教学只能提供搜索引擎般的意义,而又在量上完全无法与互联网匹敌,那么它就必然无法获得当下学生的认可。
另一方面,与知识的海量集成相伴而来的是碎片化的浅阅读。人们常常不假思索地宣称,互联网所造就的信息爆炸会提升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但实际上,这种说法既对也不对。互联网的海量集成,确实增加了获取知识的潜在可能性,但互联网愈发趋向的移动性、娱乐性和商业性,使得人们对于知识及信息的处理趋向于直观、简单与迅速。这种知识传播的过程,并没有为深度、往复的思索留下多少余地。所以,被称为互联网“原住民”的90后,有时会呈现“什么都知道点,但什么都不太知道的”的认知特点。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如果长期习惯于这样的阅读及认知方式,就会使得人愈加抗拒对于复杂信息的深度处理,越发沉潜于对知识的“快闪”式期待之中。
我从6年前成为老师开始,就觉察出这些变化。于是,我常常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们聊天——面聊、网聊、在食堂聊以及在校门口的暗黑料理店聊。我想了解今天的学生到底是什么样的,以及理想的教育究竟如何才能发挥作用。这是因为对我而言,教书不只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而且是一个“田野”研究的过程。没有后者,前者就很容易出问题。
正是在无数次顺畅或不顺畅的聊天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今天所面对的许多90后身上的特质和问题,并不能仅仅放置于学校教育的框架之下来讨论。他们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生活的社会环境与学校教育,既是共同作用也是互相作用。
相比80后的父母,90后的家长普遍文化程度更高一些。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后者的家庭教育(尤其是城市家庭)多呈现“强势”与“自由”并存的特点: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强势”往往体现在对孩子人生道路或方向的规划和安排上,“自由”则多体现在对孩子行为规范的养成上。这样一来,孩子们既容易对自身的前途命运缺乏责任感,也容易对周遭的人和事缺乏责任感。这或许多少是即便上了大学后,老师也常常觉得他们没有长大的原因之所在吧。
由此,为人师表者应当走进他们的世界,站在他们的位置上望出去,而不能站着说话不腰疼,也不能对他们的口味一无所知。只有你能常常在他们所熟悉、感兴趣或者有困惑的话题上,给出一些超越陈词滥调的真诚见解,才有可能逐渐收获他们的信任,甚至撬动其内心自我反思的基石。这样做的意义不在于树立他们对你的崇拜,而在于把他们从已然习惯的舒适区中拉出来,让他们在亲眼看见、目力所及的边界之外,还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所以,面对90后,试着去懂但不宠,也许是最好的相处之道。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比不求甚解、不闻不问更酷的事情。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原题为《面对90后,试着去懂但不宠》)
|